2007-05-30

建立高品質學習型組織

重視品質的企業一定是學習型組織,在樂於學習的企業文化下,領導人鼓勵員工腦力激盪,不斷挑戰既有規範,塑造學習文化。員工在充分授權的環境下,視品質訓練為工作的一部分,全力以赴,品質自然不斷提升。

以下是最佳實務企業取採的做法:

塑造學習型組織:「學習型組織」的概念近年相當盛行,要成為學習型組織,企業必須以學習的心態面對各種情況,並設定清楚的學習目標。理想上,學習型文化至少應包含:訓練資源中心、專家指導員工、師徒計畫、橫向學習、工作輪替或工作交換計畫、腦力激盪會議、員工建議制度, 以及有效記錄客戶意見的制度。

培養員工品質思維:訓練對企業競爭情勢及績效的影響,並不容易量化,不過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曾對540家組織進行隨機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員工平均訓練支出較高的企業,在員工滿意度、留職率、產品及服務品質、客戶滿意度、銷售額及獲利力等方面,都有比較好的表現。

頂尖企業的員工大多瞭解Pareto圖表、因果分析、頻率分佈圖、柱狀圖等基本品質工具。可以透過傳統上課方式、工作中指導、共同解決問題,讓品質工具應用在日常遭遇的問題上。

積極的企業甚至會提供結合文字、視訊、語音及不同訓練技術的多媒體訓練教材。企業推動品質訓練,必須掌握以下幾點,才能產生最大效益:

悆教育管理階層,讓他們了解公司的品質理念、效益、障礙,以及如何使用品質工具。

悆中階主管也需接受類似的訓練,唯其內容較偏工具的運用,而非策略性規劃。

悆訓練技術及生產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,以及如何使用量化工具。

悆內部指導員及約聘訓練人員的訓練應包括:了解企業的品質理念、使用品質工具、解決問題及溝通的技巧等。他們在導入計畫前會先提供員工訓練,扮演品質改善團隊的指導員、提供新的課程並訓練新進人員。

建立品質職能模型:所謂職能是指員工應用在工作上的種種知識、技能及才能。職能與傳統工作說明的差別在於,前者著重如何有效率地執行工作,而不只是做什麼。換言之,工作說明只描述特定的任務,職能則包含員工有形、無形的能力。

職能模型是企業品質管理很有用的工具,它能協助員工面對新的挑戰,並了解最新的品質技能。建立職能模型,要先詳列現有職能,再定義不同層級的最佳職能項目(包括組織層級的職能、部門層級的職能和特定工作的職能)。

例如,一般人常抱怨財務人員所受的訓練過於狹隘及偏重技術性,職能發展即能協助財務人員了解公司主要品質驅動要素,使其能從策略角度了解企業、更具創意地解決問題,並協助其他部門迅速解決品質瓶頸。

確保供應商品質:供應商所具備的彈性與技能,也是企業品質能否提升的關鍵之一。因為供應商所供應的原料及零件若無法符合高標準,製造商便無法生產出世界級的產品。

因此,許多企業與供應商合作之前,會先確認其品質能力,包括審查對方的品質程序,或要求出示品質認證等。有些製造商甚至對供應商進行品質教育,以確保一致的品質觀念及標準。

(作者是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,本文參考資誠全球聯盟所PwC「全球最佳實務」資料庫,資誠智識中心:http://www.pwc.com/tw

【經濟日報/薛明玲】

【2007/05/11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2007-05-29

E024 及時生產(JIT) V

E024 及時生產(JIT) V 課程簡介:
豐田及時生產(JIT)的管理哲學視供應商為在外的工廠及長期夥伴,此點與傳統買賣雙方視對方為短期的關係不同。及時生產在供應商的管理強調穩定的品質,縮短交期,持續降低成本以及供應商的評鑑考核等。
本課程討論豐田及時生產(JIT)對供應商管理在實務上的一些理念和作法。

##CONTINUE##

課程單元:

單元一:零庫存的迷思
單元二:供應商的關係建立
單元三:供應商的品質管理
單元四:供應商交貨排程與運輸
單元五:供應商運輸方式
單元六:供應商評選與評鑑
單元七:結語及討論

課程長度:約 1 小時 50分鐘

>>點此進入本課程 >>點此瀏覽其他課程 >>點此進入安瑟e學苑

上完本課程有任何的問題或心得嗎?歡迎回應本文,提出您的問題,或將您的收穫跟大家分享。

2007-05-14

數位學習 讓學習曲線不落地

【經濟日報/本文由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提供】


生產不織布的新麗企業2005年全面啟動「五年營業額倍增願景計畫」,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數位學習,成為培育海外高階經理人的最佳管道,猶如海外據點的人才輸送帶。

新麗執行副總經理簡瑞瑞指出,不織布產品膨鬆,很占體積,為了節省運費,新麗在全球多點布局,採取就地交貨、銷售的「就近供應」策略,目前在全球共有16個據點,每在海外設立新點,就要從台灣輸出管理人才,因此培育海外高階經營管理人才,顯得格外重要。

新麗企業員工平均年齡約40歲,因為在全球廠區導入企業資源規劃(ERP)系統,公司e化程度很高,在積極擁抱數位學習後,對公司的學習文化產生很大衝擊,甚至還有員工在討論區上說數位學習有如「教育的曙光」,讓負責推動數位學習的高層主管十分感動。

新麗總管理處協理陳淑貞表示,實施數位學習後,不但新人訓練時間由三個月大幅縮短到一個月,新人留任率更由40%迅速增加到70%;尤其是實體和線上的工安課程效益擴散,包含海外公司,職災率從3%降為1%,是導入數位學習的最大收穫。

新麗推動數位學習,從啟動到完成建置,一直是公司的話題。展開數位學習第一周便有近60%學員上課;「平台命名」活動投票率高達97%;「學習達人」活動點閱率高達2,100人次。更有學員在學習社群的討論區留言:「有了追蹤機制的學習討論區,一改我從前課堂上不敢發問的毛病,不但充分學習,更得到了尊重」,在在顯示大家對e-Learning的高度期待與信心。

「換上數位學習課程後,可以利用自己有空的時間學習,老師不會跑掉,課程也不會跑掉,我覺得這是最棒的地方!」新麗資訊部周慶雲肯定數位學習的時間彈性,資訊部經理梁騰明則對標準化的課程印象深刻。

新麗特別標榜「學習曲線不落地」概念,以教室和線上混合學習方式,配合受訓後的行為評鑑,促使學習動機引發的學習曲線不斷上升至最高點,直到產生工作績效為止。例如,上班第一天廠區人員必上的工安課程,課後有口頭及動作驗收評分;其他的工作目標設定課程、公司/產品簡介課程等,上完課馬上就要作業或簡報,讓員工的學習情緒高昂,永不落地。

簡瑞瑞表示,數位學習是新麗的人才培育大計,她預期到2008年底全球據點的新人訓練費用,每年至少可節省新台幣200萬元以上。

新麗不僅要將第一階段成果複製、擴散到海外各據點,更要結合政府及數位產業的相關資源,繼續推動第二、第三階段的經營管理人才養成,以及專業職能評鑑與培訓工程,進而達成企業的願景。


【2007/05/14 經濟日報】

2007-05-07

料帳不準的問題

料帳不準的問題


庫存的料帳不準對許多公司而言是個問題。因為料帳若不準確,則不論是利用人工系統或電腦系統作存貨的計畫,其結果都是不正確,而且會衍生許多的問題,例如,缺料、生產線停工待料。客戶的貨無法如期交出,加班、緊急訂單、增加運費等。

由於存貨也是資產,因此企業也需要一年至少要在年底對存貨做實地盤點,以確認存貨的價值。料帳若不準,也會影響到資產負債表的準確性。所以企業應該重視料帳準確性的程度,並要求提高料帳的準確性至98%以上,最終的目標是100%。

一般而言,料帳不準的情況會發生來自下列的問題或現象:

◆ 人工或電腦的帳沒有及時更新,次日或數天後才輸入系統
◆ 沒有單據就入庫或領料
◆ 為了應付緊急需要就先領料,但進料尚未入庫
◆ 倉庫採開放式管理,沒有人實際負責料帳
◆ 收發料時點數量不正確
◆ 輸入電腦系統的數目字有錯誤
◆ 使用的單位用量不正確,例如是一個或一盒、一箱等分不清
◆ 倉庫管理員的責任不清,無法追查錯誤的責任歸屬
◆ 缺乏庫存管理的作業程序(procedure)及內控稽核
◆ 缺乏訂定庫存料帳準確性的績效目標
◆ 高階主管不重視,沒有要求此項績效
◆ 缺乏良好的工具和系統,例如使用條碼、RFID等
 

有關如何提高料帳準確性,歡迎參考安瑟e學苑線上課程www.eanser.com.tw

存貨增加的原因

存貨增加的原因

存貨過多的問題,普遍存在各個行業,也是大多數企業的在經營上的一大困擾。一般而言,存貨會增加的原因如下:

1. 預測不準
2. 客戶訂單變更,取消或延後部分訂單
3. 採購的前置時間太長
4. 工程變更太多
5. 設計能力不足或不良
6. 製程品質不良,良率低,損耗率高
7. 客戶退貨(RMA)
8. 生產週期太長,從投料到產出的時間太長
9. 內部作業流程太長,從客戶訂單到出貨的流程繁煩,太多人為的批核、管制
10. 產品壽命週期短
11. 產品多種少量
12. 缺乏良好的資訊整合系統,例如:MRP、ERP、SCM
13. 整備、換線的時間過長
14. 內部跨部門的溝通及整合性差
15. 料帳的資料不準
16. 高階主管缺乏明確的方向
17. 缺乏適當的績效評估,或績效評估造成衝突
18. 缺乏良好的制度及流程管制
19. 銷售與生產的協調不佳,各行其是
20. 管理人員缺乏適當的專業知識
21. 整個組織的穩定性差,有太多的意外
22. 組織的反應應變能力差
23. 整個組織缺乏一個明確和一致性的目標和策略
24. 缺乏共同信仰的企業文化和落實
25. 強調大批量生產或採購

文/曾渙釗

安瑟管理顧問公司提供 www.anser.com.tw

2007-05-02

E023 及時生產(JIT)Ⅳ

E023 及時生產(JIT)Ⅳ

課程簡介:

生產常因為訂單需求數量不一定,有時多有時少,而造成生產線不是趕工就是閒置的情形發生,生產線各站也會造成許多半成品堆積,對於客戶的交期無法掌握等。豐田及時生產(JIT)即採取平準化的生產方式,來解決需求變動的問題。本課程討論製造導入平準化生產的步驟,平準化排程的作法,以及管理方式的改變。

##CONTINUE##

課程單元:

單元一:為何生產要平準化?
單元二:需求變動和批量對生產的影響
單元三:平準化生產排程
單元四:平準化生產改變管理方式
單元五:導入平準化生產的步驟
單元六:結語和討論

課程長度:約 1 小時


>>點此進入本課程 >>點此瀏覽其他課程 >>點此進入安瑟e學苑

上完本課程有任何的問題或心得嗎?歡迎回應本文,提出您的問題,或將您的收穫跟大家分享。

E022 及時生產(JIT)Ⅲ

E022 及時生產(JIT)Ⅲ

課程簡介:

製造工廠常為了接大批量或小批量而不知如何是好。生產線的人員一般都偏好一次生產大批量,因為換線一次需要花費一些時間,損失產能,也容易造成品質不穩,人員工時浪費等。但一次大批量生產,會增加庫存或延後小批量的訂單,造成許多訂單無法及時交貨,客戶訂單流失。豐田及時生產(JIT)即強調快速換線,縮短換線時間,使小批量生產也不會損失工時,增加成本,又可以滿足客戶要求如期交貨的期望。本課程討論如何做到快速換線的一些實務上的作法。

##CONTINUE##

課程單元:

單元一:大批量vs.小批量生產的比較
單元二:分析整備的時間
單元三:縮短換線的程序
單元四:縮短換線的方法
單元五:縮短換線的配合措施
單元六:導入試行方案
單元七:結語與心得

課程長度:約 1 小時


>>點此進入本課程 >>點此瀏覽其他課程 >>點此進入安瑟e學苑

上完本課程有任何的問題或心得嗎?歡迎回應本文,提出您的問題,或將您的收穫跟大家分享。